用户新增及留存增长的必备技能
在做产品运营的工作中,用户留存率是大家最常关注的关键指标之一,那么如何更高效从用户留存中,找到一些关于用户增长的线索,制定对应的增长策略呢?
1. 用户留存与用户活跃的整体认知 1.1 留存与用户活跃的底层内核关于留存促活,其本质是伴随着用户体量的增长,不断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找到性价比最优的转化、成长路径,再施加引导激励。
产品的长期价值成立和稳定,是留存+促活能够产生意义的前提;
不同业务类型+属性的产品,在思考“留存”时的关注重点注定不同;
产品形态+功能越丰富、用户行为越多,想要做好“留存、促活”的技术含量就越高;
典型用户转化、成长路径清晰 + 用户使用习惯行为闭环形成后,一个用户激励体系可以显著通过产品化放大内增长的效率。
1.2 增长/留存工作方法大多数人以为的增长/留存工作流程如下图:
但实际增长/留存工作流程应如下图:
所有的“增长”工作最终都有构建典型用户路径并引导和激励用户,形成转化。
增长/留存/促活工作的基本前提,都在于你要拥有一个「明确、可被驱动的用户转化/成长路径」。
我们在一款产品上所有工作的目的,要么是为了发现它,要么是为了放大它。并且这个成长路径也可能会不断变化。
2. 通过用户留存数据分析问题 2.1 留存曲线的定义说到留存曲线,那边需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留存率和流失率。
从上述的定义引申,留存曲线就是:持续追踪不同时期开始活跃的用户群的留存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2 如何绘制留存曲线2.2.1 确定关键行为的核心思路
初始行为:完成哪种初始行为的用户才能定义为留存用户?
回访行为:用户再次访问产品时,需要完成什么行为才能成为留存用户?
然后初始行为和回访行为在多数情况时是一样的,当然在某些特定场景的产品中也是存在不同的,关键还跟需求本身决定的。
2.2.2 选择时间周期的方法
不同产品的天然使用周期是不同的,如:
投资类产品:每周~每月;
社交类产品:每天;
游戏类产品:每天;
内容类产品:每天~每周;
保险类产品:每周~每月;
在不知道产品的天然使用周期时,该怎么着手去寻找这个时间周期呢?
做法:分析月活用户的一个月内的活跃天数的占比分布;
将月活用户作为分母;
进一步划分某个月里不同活跃天数的用户各种所占比重;
找到用户占比最大的活跃天数项,即为该留存曲线的用户天然使用周期。
2.2.3 收集数据并制作表单
记录每一个周期首次完成初始行为的用户数,一般情况即为激活用户数;
追踪这些用户在接下来的每一个周期内继续完成回访行为的数量,一般情况即为有留存关键行为的用户数;
通过1和2,计算你每个周期有回访行为的用户数占首个周期激活用户数的百分比。
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得到如2.4.案例中提供的留存数据表单。
2.3 如何从留存曲线中寻找留存问题2.3.1 评估曲线的基本形态
1.下滑型
留存曲线:说明未达到PMF。